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纠葛
来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 作者:李鑫,邓晓莉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点是产生多种自身抗体。SLE的发生原因包括遗传易感性和多种环境因素等,其中感染性因素尤为重要。例如,EB病毒(EBv)和细小病毒B19感染,是导致SLE发病及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SLE间的相关性研究目前仍存在争议。
1.SLE的病因及常规治疗
1. 1 SLE的病因及表现
SLE在育龄期女性中的发生率较高。近年来,早期、轻度与不典型SLE病例数量在不断上涨。SLE的病因与遗传、内分泌、感染和免疫异常等因素等相关。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共同影响下,会造成T 淋巴细胞减少以及T抑制细胞功能的下降,从而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并与体内相应自身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此种复合物会沉积到皮肤与关节等部位。在补体作用下,引发急性或是慢性炎症以及组织坏死,而狼疮肾炎便是其中之一。SLE的一般症状为乏力与发热,同时还可出现脱发、皮肤血管炎和色素改变等。
1. 2 SLE的常规治疗方法
SLE患者在发病后,一般性治疗包括心理与精神支持、避免紫外线照射和预防感染等。
SLE的药物治疗包括4个方面:
①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比较适合在低热与关节症状患者中,但存在血液系统病变患者需要谨慎应用或避免应用。
②抗疟药物对皮疹与关节炎以及合并干燥综合症患者疗效确切,但患有眼部炎症患者不可使用。
③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结合患者的病情应该选择相应的剂型与剂量; 但在激素药物治疗中可能会引发诸多药物不良反应(ADR)。
④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适用在引发肾炎与肺出血等疾病的患者中。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与血浆置换比较适合应用在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中,例如常规治疗未控制或不耐受的患者。
2.CMV感染渠道
CMV是基于巨细胞病毒所引发的先天性或是后天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人员如果接触到感染者分泌物,可诱发巨细胞病毒感染,此类患者多为隐性感染,部分患者可出现单核细胞增多表现。患者与不显性感染人员可长时间持续或是间歇的在唾液与泪液以及尿液等进行病毒排出,从而成为传染源。
有些孕妇在感染CMV后,经由胎盘会将病毒传播给胎儿,但产妇在感染之后会产生抗体,在再次生育时胎儿被感染的可能性较小,但是无法完全控制病毒的传播。后天获得性感染为围产期新生儿经产道或是母乳感染。在密切接触到感染源后引发感染,感染源主要为经口感染、输血感染和器官移植感染等。年龄越小,感染CMV的可能性越高,且症状较为严重; 而年龄较大的儿童感染后也多表现为不显性感染。
3.SLE与CMV感染发生相关性
3.1 SLE与CMV感染发生与发展关系
CMV感染与SLE的发生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关联。1例SLE患者基于不明原因导致病情频繁活动,在3年内发展成为狼疮性肾炎与溶血尿毒症,经临床检测发现,患者的CMV复制较为活跃,增加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并逐渐稳定。CMV感染可以是患者狼疮频繁活动的主要促进因素,在推动病情发展上作用显著。多数SLE 患者体内具有pp65336-439片段的自身抗体,此类型抗体在其他免疫性疾病中检测阳性率处在20%以下,而在健康人员中检测不会超过5%。张洁心等研究显示,用CMVpp65质粒免疫NZB/WF1小鼠,能够产生自身抗体与严重的肾小球肾炎。表明CMV感染可在一定程度上诱发SLE。
3.2 SLE免疫抑制治疗与CMV感染发生的关系
SLE容易合并CMV感染,有超过75%的SLE患者存在免疫性基础疾病,且以CMV感染为主。在SLE患者治疗期间,会用到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此种治疗会导致患者自身免疫力的下降,同时也可能会造成潜伏CMV激活以及外源性感染。在高强度免疫抑制治疗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发生CMV感染; 而在SLE患者中,CMV感染者的激素剂量明显增大。应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会导致SLE患者在某种条件下增加CMV再活化的可能性,反之CMV再活化也会进一步加重SLE病情发展,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4.CMV感染与SLE活动临床表现关系
4.1 CMV感染在SLE患者累及重要器官
CMV感染会基于病毒血症,出现乏力与食欲下降以及关节肌肉酸痛等临床表现,同时也可基于病毒侵犯组织出现靶器官受累表现,包括肺炎与肾功能不全等。SLE病情主要会受到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人员中,多数感染人员没有症状。在免疫功能受损患者中,多会累及多个脏器引发严重CMV感染,也可导致患者的死亡。CMV感染在SLE患者中,除一般症状之外,还可合并脏器受累,例如肠炎与胰腺炎等,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4.2 CMV感染与SLE活动表现相互重叠
CMV感染与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多存在重叠现象,包括乏力与发热以及关节疼痛等,为此,基于临床表现进行疾病区分难度较高。不同发热程度,无法在CMV感染与SLE中区分;但是,血小板减少主要体现在CMV感染者中。若SLE患者出现肝酶上升与异形淋巴细胞,可提示CMV感染。间歇性腹泻伴随发热与体重下降也就是SLE血管炎与CMV结肠炎的主要症状表现。
综上所述,SLE与CMV感染之间所存在着密切关联,且关系较为复杂,具有一定的重叠性以及相互性等特征。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将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同时也能够评估患者的风险程度。
文章来源:李鑫,邓晓莉.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现状. 2020. 36(6):722-72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中华风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中华风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华风湿网”。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